國產隨身播放器的新一代:QA360、樂彼L5、山靈M3對比評測,(附ZX2、PHA3聲音特性介紹)先上圖![]() ![]() ![]() ![]() ![]() ![]() QA360和M3的圖片前面發過: http://www.2dgameart.com/read.php?tid=1771758 ![]() ![]() ------------------------------------------------------------ ZX2開啟音效與不開啟音效的1khz方波對比: 這個圖告訴我們為什么音效是HIFI的反義詞。(個人口味是另一個概念) ![]() --------------------------------------------------------- 第一部分:QA360、樂彼L5、山靈M3對比 一、評測器材介紹 1、QA360 QA360的造型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扎實,拿到手里也是沉甸甸的,體積略大,純按鍵操作。由于采用了獨特的單片機控制,使其開機速度快得驚人,基本是搬動開關立即開機,按鍵操作反應速度極快,按鍵標識清晰,符合操作習慣,所以用起來很爽。QA360的顯示界面比較簡單,沒有封面歌詞之類的顯示功能。另外QA360是目前唯一可直接讀取DSD的ISO的便攜播放器。 2、樂彼L5 L5可以說是近期國產便攜播放器中最漂亮的一款,大屏幕觸控+CNC鋁合金拉絲外殼,加工工藝很精致。體積與山靈M3接近,比DX90、飛傲X5大一些。L5的造型確實比LP5好太多,所以說外型設計還是要參考一下大眾的審美觀,不能完全任性而來。 從外在的造型來說,L5存在的問題是邊角基本是直角,底部握在手上有點扎手,不如M3和DX90那種圓角處理握著舒服。這個造型結構估計是不會改了,后續就指望保護套能改善手感。 操控方面,最新版的固件已支持C1、C2按鍵自定義,這個設計很好。L5在操作性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觸控屏目前還只支持點選操作,不支持滑動操作。而現在大多數人都習慣了手機上的滑動操作方式,所以這點對操作體驗有一定影響。L5沒有采用現成的安卓操作系統,是完全自己開發的操控軟件,滑動部分的功能要到后續版本的固件才能添加進去。 3、山靈M3 M3的外型比較另類,被人戲稱為“打火機”,右上角的轉盤+方向按鍵組合的操作方式也相當另類,類似游戲機的搖桿,這種操作方式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不像QA360那么直觀簡潔。M3的最新固件2.0版本確實比早期版本進步很大,直觀了很多。M3外殼制造工藝保持了山靈一貫的高水準,我最早看到M3開發樣機的時候外殼是拉絲的工藝,個人覺得拉絲比噴砂處理要更好看。 二、聲音對比:試聽耳機以飛利浦X2為主,耳塞:K3003,IE8,參考播放器:DX90 1、中頻人聲的表現三者的差別很有趣,L5的人聲可以用細致、順滑來形容,有一定程度的修飾,但不夸張。中頻密度比QA360稍薄一點,聽女聲多了幾分柔媚,有點C4的影子,只不過沒有C4那么鮮明。 M3的中頻則稍偏暖一些,人聲略靠前,但也不像HIFIMAN的HM802/HM602等播放器那么厚、暖。 QA360中頻密度是三個播放器里最高的,中頻細節也是最豐富的,人聲非常真切,確實可以用活靈活現來形容,這種聽感和HIFIMAN那種極好的韻味又是不同的,毫無人為染色的痕跡。 2、高頻:L5的高頻相對QA360和M3要更細致一些,和中頻類似,L5對高頻的修飾很微妙,同時保持了很高的解析力。M3的高頻相對柔和一些,細節上比另外兩臺播放器稍差一點。QA360的高頻用“圓潤”去形容可能比較合適,中性、沒有絲毫毛刺感,對比另一臺解析力優秀、中性的播放器DX90,高頻比QA360更纖細一些,細節也顯得更好一點。 3、低頻:M3的低頻下潛很深,但控制力比QA360和L5要差一些,低頻顯得松一些,包圍感和廳堂感也更強烈一些,相對低頻控制力問題明顯的ZX1/ZX2而言,M3還是要好很多,還不能算是松散,也不會出現掩蓋中頻的問題。L5和QA360低頻控制力都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低頻下潛到位,收放自如,L5低頻量感還要稍多一點。 4、交響樂的表現,重點對比聲場定位。 M3由于中高頻解析力、低頻控制力都不算出色,因此交響樂中對樂器的定位感也不如另外兩臺播放器,聲場也顯得窄一些。L5憑著更細致的高頻更開闊的聲場,對交響樂的表現優秀,大場面絲毫不亂、不混,定位非常清晰。QA360的表現介于M3和L5之間,QA360除了本身高頻解析力不如L5,聲場寬度也要差一點,因此對樂器的形體感表現和定位感也不如L5。 這里再把DX90拿來做參照,DX90具有非常開闊的聲場和極好的定位感,對交響樂的表現與L5差別很小。從整個空間感來說DX90還是稍大一點,L5中高頻的少許修飾則帶來更順滑的聽感。 三、搭配K3003、IE8耳塞的表現: 1、K3003,不出意外,聲音偏暖的山靈M3與K3003搭配效果較好(設置到低增益檔),M3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K3003中低頻偏薄的問題,同時對聲音做了一定程度柔化,聽感也更好。另外兩臺播放器搭配K3003聽感不佳,個人不推薦。 2、IE8,這耳塞搭配三臺播放器聽感都還可以,基本能體現三臺播放器聲音的特點,QA360相對聽感好一點。山靈M3雖然低頻控制力雖然不如另外兩臺,但對付IE8還是綽綽有余,低頻不會松散。 總結:L5、QA360、M3,是國產中高端便攜播放器里的新軍,特別是除了優秀的聲音表現更在外觀工藝、制造品質上有長足的進步。在聲音的表現方面,這三臺播放器已經不像當年的HM801和C4那樣個性極其鮮明(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突出),在相對中性的基礎上,各自帶有一些設計師對音樂性理念的差別。 這其中山靈M3和另外兩臺差別相對大一些,更注重音樂味表現,聲音更暖更柔和,不過并沒有達到HIFIMAN的602或者801那樣明顯暖厚、音樂味非常突出的程度。 L5的基本素質非常優秀,同時帶有少許C4那種細膩柔美的染色(也沒有C4那么明顯),相對C4明顯偏向輕快的風格,L5表現要更全面。 QA360具有很好的聲音密度和中頻非常優異的細節還原能力,高頻圓潤、耐聽。細節和聲場相對L5要略差一些。QA360具備極好的操作性并且支持DSD的ISO格式等,都是優于另外兩臺播放器的地方。 ----------------------------------------------------------- ![]() 第二部分:SONY ZX2、PHA3聲音特性: 【特別提示:以下兩類人請直接忽略本文:1、喜歡開音效的,音效產生的嚴重失真上面有貼圖,追求HIFI和喜歡音效的人觀點完全是矛盾對立的。2、大法狂熱信仰者:失去理性到看一張客觀測試數據就能破口大罵的人就不用浪費時間了。我也不會和這類人多廢話。】 測試耳塞:RE600/K3003,對比播放器:飛傲X5(早期對比ZX1主要是用的是X5,所以這次也拿來做參照) ZX1的評測參考以前發的:http://www.www.2dgameart.com/read.php?tid=1664943,ZX1可以說是史上評價差別最大的一個音響器材,回過頭來再看看,哪個更經得住歷史的考驗不言自明。ZX1聲音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是:聲音偏軟,解析不足,推力偏小。那么新的ZX2和ZX1在聲音上有那些異同? 1、ZX2與ZX1聲音上的差別: ZX2相對ZX1最大的改變是中高頻細節有一定提升,ZX2的人聲比ZX1更清晰、親切,以前有人把ZX1那種抹掉細節味同嚼蠟的聲音說成“均衡”,對“韻味”無法理解,來一段錄音良好的女聲,直接對比ZX2和ZX1,哪個更吸引人并不難分辨。 高頻的延伸上ZX1和ZX2并沒什么區別,你并不會覺得ZX2更“亮”,但可以感覺到ZX2高頻部分更清晰一些,弦樂高頻的質感更真實。 這些差別都是相對而言,換到參照物:飛傲X5上,ZX2的中高頻解析力差距還是想當明顯。X5的中頻人聲明顯靠前,更真實、細膩,和背景音樂分離得想當清晰。所以說ZX2的提升并不是一次質的飛躍。如果單獨從中頻人聲的韻味來說,相對音樂味更好的HIFIMAN HM602(HM601LE),ZX2差距還是很明顯。 2、ZX2與ZX1聲音上相似的地方: A.推力一樣:從測試數據看,從推力到失真數據,ZX2與ZX1數據幾乎一樣。ZX2增加的重量和體積(重量和HM901差不多了)更多是用在加大電池提高續航上。小推力+大電池,續航不長才怪了。這個思路確實和國內品牌差別很大,可能SONY是考慮多賣些配套的PHA系列便攜耳放,但那些耳放體積、重量、續航等比起單獨一個國產大推力播放器更夸張。較小的推力使得ZX2和ZX1一樣只能對付靈敏度高的耳塞。 B.聲音風格上基本一致,也是走偏柔和風格,對比參照播放器飛傲X5,ZX2的解析力、動態、低頻控制力等差距還是很明顯,并沒有質的變化。特別是低頻的控制力,ZX2相對ZX1的改善非常小,聽斯蒂夫.吉柏斯《伺機而動》,低頻對人聲的掩蓋效應依舊明顯。 結論:ZX2相對ZX1在風格類似的前提下,中高頻解析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依舊是偏軟、柔和的風格,并無質的飛躍。ZX2推力依舊很小,更大的體積和重量帶來的是更長的續航時間。總體而言相對于飛傲的X5,ZX2確實縮小了差距,但仍然沒有達到X5的綜合表現。 3、PHA3便攜解碼耳放的聲音特點: 第一次聽到PHA3是出差到上海,在淮海路SONY專賣店聽的ZX2+PHA3+SONY大耳機(未看型號),第一印象是聲音偏硬偏刺激,數碼味重。因為曲目和耳機都不了解,所以并未寫聽感。這次借到了PHA3樣機,仔細聽了一下。 說明:由于沒有PHA3上的平衡轉接線和耳機平衡轉接線,只能用單端口測試,使用ZX2接PHA3播放,耳機為飛利浦X2、HD650。對比播放器:DX90。 PHA3的整體聲音風格實際上與我第一次聽到的感覺類似,偏向中性、高解析力,這風格可以說和ZX1/ZX2完全相反,據說PHA和ZX系列開發的是不同團隊,我覺得PHA3更像是錄音筆開發團隊的作品,因為D100樣機很早就歸還了,所以沒法直接對比,只好找來偏向中性風格的DX90來做參照。 (對于評測用的參照器材,注意一個基本原則:盡量用風格類似、接近的器材去對比才有意義。某些槍手或者目的明確的“專業評測人員”,經常用風格差別較大的器材,和音樂性好的比解析力,和解析高的比誰更柔和等等。某些撇開器材的具體風格吹噓什么“秒殺X價位其它器材”“某價位無敵”之類的扯談言論還真有不少信眾。) 驅動飛利浦X2,PHA3可以說聲音整體還是偏刺激、生硬,特別是中頻明顯不如DX90自然、耐聽。(DX90算是一個中性的播放器,中頻說不上有多少音樂味,但至少沒什么失真,人聲比較自然、細致。)。高頻延伸上PHA3比DX90好一些,但也有點沖, DX90高頻會顯得柔和一些。低頻方面二者控制力都很好,PHA3這點比ZX系列好多了,低頻量感DX90稍多一點。 飛利浦X2是屬于比較全面的一個低阻耳機,因此會拿來做對比大推力播放器的參考耳機。而從實際聽感來說,PHA3和飛利浦X2的組合并不好,因此后來又換到HD650,這個耳機用在PHA3上整體聽感就好多了,至少不會有刺激生硬的問題了,而在HD650之下,PHA3和DX90的差別也縮小了很多,中高頻的差距需要來回仔細對比。 總結:(本次試聽基于單端輸出)PHA3屬于中性、解析力高的監聽風格,需要搭配音樂性好、高頻柔和的耳機耳塞,整體而言在搭配合理的前提下和DX90差別不大。至于平衡驅動方式很多用戶評價很高,因為沒有直接測試就不予評價了,但是注意一點:通常意義上來說,平衡驅動方式帶來的除了明顯更大的聲場、更好的控制力和動態等優勢,但也不會改變器材的基本風格。 【特別鳴謝】小不點楊老師借出ZX2和PHA3! |
Archiver|手機版|粵icp備09046054號|耳機網-耳機大家壇
粵公網安備 44030602000598號 耳機大家壇、www.www.2dgameart.com、網站LOGO圖形均為注冊商標
GMT+8, 2022-11-18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